專注

奧運游泳競賽的一張有趣照片
菲爾普斯會一直拿金牌不是沒有原因的!

贏家只專注在勝利,敵人只專注在贏家身上
當你專注在別人身上,你永遠不會成功
保持你的專注力
沒有任何事影響你偏離你該往前走的軌道上

Winners focus on winning and haters focus on winners.
You can’t be successful always wanting to be in someone else lane.
Maintain your focus straight ahead and let nothing steer u away.

260126

*專注力重不重要

數位、多工時代下,我們逐漸學會使用各種工具,在有限時間做更多事。 但凡事物極必反,過量的資訊與干擾反而成為效率殺手。 「專注力」已成為現代人最需要的能力之一,我們該如何喚回它,在事情、人際以及生涯上,更有效率地達到希冀的目標,揮別瞎忙度日?

※「音樂」,就是一種屏除雜念的強大工具>>>

不妨回想一下,每天工作中,你多久檢查一次email?瀏覽器同時開了幾個視窗?過去這一週來,你是否曾發生過,在處理一項重要任務時,同步在回覆LINE,或是逛Facebook、閱讀網路新聞、查詢股市行情、準備會議報告,結果竟然差點在關鍵細節上出了差錯?

這些常見的現象,都顯示著各種以提升效率為前提的科技應用,正在吃掉我們的專注力,讓我們失去工作主導權。以為可同時處理多件事情的「多工型態」就是效率展現,結果反而是效率殺手。因為同時處理的事情中,可能都是錯誤百出,最後得花更多時間善後,日子就在瞎忙中荒度。

多工帶來的分心,相當於危險駕駛的酒精

和一次只做一件事相比,「多工最令人驚訝的缺點,就是沒有效率,」能量專案公司創辦人東尼.史瓦茲(Tony Schwartz)在著作《這樣Work才Work!》中指出。根據實驗顯示,在兩件不同事情間來回切換的人,比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人,要多花25%的時間才能完成兩項工作。以電腦程式設計師為例,每次切換工作平均得再多花25分鐘,才能接續之前做到一半的事情。

存在主義的哲學大師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曾說:「愚蠢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忘記我們的目標。」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現今上班族的真實狀態。若將我們有限的專注力,同時分配給不同事務,將導致大腦處理當下事情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降低。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認知科學家賈斯汀.賀伯達(Justin Halberda)指出,在1950年代,人們的工作記憶容量是7位元,21世紀的上限則降到4位元。回想看看,若用手機叫計程車,得知一組4~5位數的車號,等3分鐘後計程車抵達時,你還記得車號嗎?

分心工作所造成的危機之大,不亞於橫衝直撞的酒後駕車。根據美國交通部統計,邊開車邊使用手機的肇事機率,和血液酒精濃度達0.08%的法定酒醉駕駛上限差不多(台灣為0.03%)。若將開車平安抵達目的對比於精準完成目標,各種造成不專心的干擾就等於是酒精,讓上班族在職場的道路上充滿各式危險。

專注力之於你我的重要性,已不言可喻,究竟該如何重拾專注力,贏回工作與人生的主導權?

根據「EQ之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專注的力量》書中指出,若想獲得成功,需要3種專注力。

第一,是對內的專注,可以適當地協調直覺、引領價值觀,對事情做出較佳的決策與成果;

第二,是對他人的專注,可以幫助平順人際關係;

第三,則是對外的專注,可以帶領我們在變化快速的世界中走向正確的方向。

對於上班族,高曼提出的對內、對他人、對外3種專注力,又可各自具體延伸為對事情、對人際、對生涯的專注,想要進入每一種專注的狀態,都能透過自我練習與創造達到。

對事情的專注:全力做好當下的事,不相干的先收起

專注在眼前這件事,彷彿其他事物都不重要的狀態,著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用「心流」(flow)來形容。根據他的研究,心流狀態在日常生活中十分罕見,只有20%的人一天中至少出現一次,更有15%的人從未進入過。

要想進入這狀態,最有效的方式,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像小孩子玩遊戲般,很容易進入渾然忘我的境界,即使爸媽在旁邊大聲催促去吃飯也聽不到。

換句話說,從事能夠燃燒熱情、發揮天賦的工作,最有助於進入心流狀態。當能力與手上事務的難度勢均力敵、有來有往、一步步接近目標,最容易讓人在不自覺中進入心無旁騖的境界。儘管未必每個人都100%喜歡眼前的工作,但試著專注在引起興趣的部份,沉浸在「把事情逐步解決」的過程中,將有助你創造這種經驗。

當然,當雜念太多,甚至互相打架,即使理智上知道應該集中心力,可能還是做不到。這時不妨把大腦想像成很多不同的「抽屜」,當下該做什麼事,就拿出那個對應的抽屜,其他不相干的部份,統統闔上開關收好。

對這一點,台灣首位職業圍棋九段的紅面棋王周俊勳,就有深刻感觸。今年34歲的周俊勳,14歲拿到職業棋士身分,24歲曾創下國內跨年30連勝,更在28歲獲得台灣棋士首座世界棋王冠軍,是台灣最年輕個人300、400勝的紀錄保持人,圍棋曾經是他全部的生活。

隨著年齡漸長,周俊勳先後在2007、2008年結婚與生子,但迎面而來的卻是職業生涯大低潮,2009到2010這兩年的勝場銳減,總獎金排名也一度掉到台灣第8名。

周俊勳描述,這時的他不僅在比賽中坐不住,甚至多次出現原本以為贏了的棋賽,在最後數子時,才發現竟然輸了的離譜狀況。於是周俊勳信心大失,家人一度建議他去看心理醫生。在一次又輸掉比賽回到家中後,兒子一句童言童語:「爸爸,你怎麼又輸了?一定是太想贏了。」才忽然點醒了他。

原來,那幾年,他真的太想贏。他回憶,當有了家庭羈絆、現實壓力,加上獎金、連勝、頭銜的外在因素,讓他逐漸失去下棋的樂趣,進而喪失專注力。

有了這樣的頓悟,他開始在想法上歸零:「不要想自己是誰,我只是一個喜歡下棋的人。」他重新練習將注意力集中在每一回合的對弈上。他分析,差別在於,過去太執著於輸贏時,他會過於精算每一步,乍看之下是更努力下棋,但其實得失心佔據了思考的能量,「為了想贏,很多棋步不敢下。」

反過來說,只考慮當下局面,集中火力與對手在未知的棋局纏鬥,反而更能找出最有力的策略。心態轉變後,他果然就在當年的中日菁英賽中以四連勝奪冠,拿下生涯第二座國際冠軍。

同時期,他開始跑步,目前每週跑2次,每次10~15公里。周俊勳指出,跑步就像讓大腦重新開機,這時他完全放空,只想些「讓自己會笑出來」的事,屏除其他的心魔,同時也鍛鍊收放心智的能力。

不只是下棋,事實上,大多數重要的發想與創意,都是在專注狀態下產生,它決定了思考品質,也降低了必須收拾爛攤子的機率。

通常來說,一般人的專注力是有極限的,大約在15分鐘左右,這正是為什麼TED Talk將演講長度設定為18分鐘的理由。換言之,每15分鐘稍微起身動作,或是轉換一下工作內容,有助於進入下一次的專注。重點是,工作專注的意義並不是「只能做一件事」,而是「全力做好當下的事」。

對人際的專注與其日後經營,不如當下就好好看著對方說話

另一種重要的專注力,則是發生在對人際關係上。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盲點:一邊做事,一邊和人講話或聽人講話,還自以為如此可以節省時間?

殊不知,許多重要的訊息可能正從身邊滑走,許多後來才發現難以彌補的人際裂痕,就是在這個時候埋下開端。

儘管知道人脈在生涯發展中舉足輕重,但一天中見了很多人,卻記不得每個人對你說了什麼,或是新朋友的臉孔。最後又得花很多時間和力氣回頭經營,化解誤會,這不也是另一種造成「瞎忙」的元凶?

要是你也出現類似的症候群,並打算修正,不妨參考日本Recruit人力公司合夥人藤原和博在《愈活愈自在》一書中的建議。他指出,很多人進入社交場合的第一件事,就是交換名片。名片本來是為了讓人留下記憶,然而一拿到名片就不再觀察對方,等於喪失「解讀」的機會。

 

藤原和博指出,人只有在處理與編輯資訊,體認到「喔,原來他是這樣的人」時,才會記住。反之,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事後再把名片拿出來看,往往無法對上面的資訊有任何印象。因此,藤原和博指出,平常就可練習克制先遞上名片的衝動,學習看著對方說話,因為這才是真心看待對方,讓對方感受被重視的起點。

對於人際的專注,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張嘉容則有另一番觀察。2011年起,她開始推動工作坊,希望透過戲劇重建,修補現代人在人際中造成的傷害。具體做法,是讓學員自行擔任編劇與演員,演出一段各自對他人不諒解或被傷害的經歷,事後再分享所扮演角色的心情,建立同理心去看待過往的經驗。

張嘉容說,在這當中,重新欣賞對方的優點、學會閱讀肢體語言,是最重要的步驟。她指出:「語言佔溝通的比重只有3成,其他都來自肢體語言。」專注觀察對方的表情和身體,往往可以找出更多線索。

要培養這種能力,她的做法是在工作坊剛開始時,要求大家禁語,由一位學員扮演帶動者,所有人開始模仿他的動作,或是讓彼此不認識的學員兩兩成隊,一來一往,不斷找出眼中所見對方的長處或特殊點。

張嘉容認為,透過這些練習,可把感官打開,讓心思更投注在眼前的這個人。她也建議,面對每天都要見面的家人或同事,可以觀察對方每天在固定時間做什麼,或是每週觀察對方的變化。如此不僅會帶來很多樂趣,更能深化彼此的關係。

對生涯的專注:規畫長期目標後,揣摩想像並全心投入

短期,專注在眼前的事與人;長期,將這個概念繼續延伸,則可應用在生涯規劃上。

美國成功學演說家布萊恩.崔西(Brian Tracy)在《成功人生的焦點法則》書中指出,現代人終其一生,平均會有14個以上的全職工作,每個工作平均持續2年多,一生中則會經歷5個完全不同的產業。在這當中,環境變動快速固然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不過關鍵是,個人是否是有計劃地進行發展,而不是隨波逐流,只是在不同職務之間跳躍轉換,前後卻找不到太多連結。

倫敦商學院策略與國際管理學教授蘇曼特拉.戈夏爾(Sumantra Ghoshal)在《主管別瞎忙》書中指出,對生涯專注,是經理人成功的必要條件,他們普遍的做法是「揣摩想像的能力與全心投入的勇氣」。具體來說,他們會不斷盤點能力,清楚規畫目標,然後付諸努力前進。

這樣設定目標、盤點能力、持續前進的過程,在博晶醫電執行長郭信甫身上,可以得到印證。博晶醫電是台灣的新創生技公司,成功開發出全球第一支穿戴式「體力計」,能透過心電圖的演算,計算出運動員體內還剩多少體力,產品預計今年上市。

擁有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博士學位的郭信甫,因為從小看到開工廠的父親,非常照顧員工而受人尊敬,從大學起,就立志要在50歲以前成為事業有成的慈善家,用自己的能力照顧更多人。在他的人生目標金字塔中,除了最上層的慈善家,由上而下依序則是資本家、創業家、上班族,並以此為藍圖,持續向上邁進。

第一份工作,他選在台積電當工程師。他回憶,那段時間,除了日常被交辦的事項外,他花最多心力的,是在研究台積電這樣一流企業的運作制度,為將來創業預做準備。

離開台積電後,他在32歲踏上創業之路,可惜很快以失敗收場。他事後檢討,因為太年輕、經驗不足,以為有技術就夠,結果,「在技術以外的其他環節,還不太清楚犯了什麼錯,就失敗了。」

盤點能力後他發現,自己缺乏建立商業模式的專長,這時他想著:「什麼產業能快速看到各種商業模式?」答案呼之欲出,就是創投業。因此他選擇加入如海創投,實際負責審核研究各種投資案,2年下來,研究了超過500個案子。

也因為創投的經驗,讓他發現,一家企業得以成功,一定要做好創業階段的資金募集與管理。這時,剛好一位朋友邀請,讓他在沒有任何財務與會計的背景下,加入IC設計公司雲創科技擔任財務長,負責創業募資計劃,「之前在創投業,只要我說No,事情就結束了,」實際擔任財務長後,他才真正有了將資金管理與營運計劃互相整合的能力。

 

外人看起來頗為跳躍的工程師、創投、財務長職務,在郭信甫身上,有著非常個人式的能力建構過程。也正因為有這些歷練,讓他能勝任CEO的挑戰,成功帶領團隊開發出商品,持續朝著創業家、進而資本家的方向靠近。「人的一輩子就7、80年,只有設定能夠自我滿足的目標,才值得去專注,」在接近40歲時,郭信甫檢視自己一路走來的軌跡說。

你需要「心理減肥」,不再原地打轉

哈佛醫學院精神學系助理教授保羅.哈默納斯(Paul Hammerness)在《練好專注力,事情再多也不煩》書中這麼譬喻:「注意力分散,等於是心理上的過胖。」注意力分散,是數位、多工時代所造成資訊過量、干擾過多所引起,進而讓人失去了對眼前事情、對周遭人際、對自己生涯的專注力。

同時處理很多事,一件事平均卻只有50分,絕不是高效率的代表。在一個時間點上一次做好一件事,把這件事做到100分、甚至120分,才是數位與多工時代下,想要擺脫「忙盲茫」,揮別老在原地打轉窘境的根本。

專注當下事務,終結分心

曾為台灣摘下首座世界棋王頭銜的紅面棋王周俊勳,曾有過一段失去對棋賽專注力的撞牆期。

後來靠著放棄勝負壓力,專注在享受每一回合對弈的樂趣,逐漸走出低潮。

真誠觀察,捕獲好人緣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張嘉容認為,人與人的溝通,肢體語言佔7成;因此,閱讀肢體語言是專注人際關係的起點。

全神瞄準長期生涯目標

曾先後擔任過工程師、創投、財務長等角色的博晶醫電執行長郭信甫,很早就為自己的職涯畫下發展藍圖,並以此專注發展。

 

發表留言